> 文章列表 > “感叹未终曲”的出处是哪里

“感叹未终曲”的出处是哪里

“感叹未终曲”的出处是哪里

“感叹未终曲”出自唐代刘戬的《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

“感叹未终曲”全诗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

唐代 刘戬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

弹为风入松,崖谷飒已秋。

庭鹤舞白雪,泉鱼跃洪流。

予欲娱世人,明月难暗投。

感叹未终曲,泪下不可收。

呜呼钟子期,零落归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从我游。

《夏弹琴(一作刘希戬诗,又作刘希夷诗)》刘戬 翻译、赏析和诗意

《夏弹琴》这首诗是唐代刘戬创作的作品,也有一些误传为刘希夷或刘希戬的诗。诗人用美丽的自然景色描绘了他弹奏琴音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追求。

诗的开头以碧山为背景,描述了山中的宁静。然后提到了素琴的清幽,弹奏起来就像风吹过松林一样。接着诗人用“崖谷飒已秋”来形容秋天的景色,意味着秋风萧瑟。在这样宁静风景的环境中,庭院中的鹤起舞在白雪中,泉水中的鱼跃动在洪流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诗人希望自己的琴音能够取悦世人,但是他因为琴音如明月一样难以隐藏,而感到困扰。他感叹自己的琴音无法终结,眼泪不停地流淌。接着他提到了钟子期,可能是指唐太宗李世民的幼名。他表示自己与钟子期一样漂泊无依,最终会归于荒丘之地。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死后灵魂的追求,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在死后自由游走。整首诗以美丽的景色和深沉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中文译文:

碧山本岑寂,

山中宁静无人迹,

素琴何清幽。

琴声清幽悠扬。

弹为风入松,

弹琴时犹如风吹过松林,

崖谷飒已秋。

山峦幽谷中的秋风萧瑟。

庭鹤舞白雪,

院子里的白鹤在白雪中起舞,

泉鱼跃洪流。

泉水中的鱼儿在洪流中跳跃。

予欲娱世人,

我愿意让世人愉悦,

明月难暗投。

可明月无法隐藏我的琴音。

感叹未终曲,

感叹我的音乐无法结束,

泪下不可收。

流泪已无法止住。

呜呼钟子期,

呼唤钟子期,

零落归荒丘。

像我一样漂泊无依,最终归于荒丘之地。

死而若有知,

死后若还有知觉,

魂兮从我游。

愿魂灵自由地游走。

这首诗之美在于其用诗人灵巧的笔触描绘出了宁静和美丽的自然景色,并通过琴音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同时,诗人还表达了对死后灵魂的追求和自由的向往,给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