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列表 > “最是伤心看稚女”的出处是哪里

“最是伤心看稚女”的出处是哪里

“最是伤心看稚女”,这句话真是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在吴伟业的《追悼》诗中,这种情感被深深地刻画出来。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们在乱世中的无奈与悲伤。它让我们思考,在面对生活的颠沛流离和亲人的早逝时,我们应该如何自处,如何安慰自己和他人。

这个主题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比如探讨亲子关系的脆弱性,以及在动荡时期,这种关系是如何受到考验和重塑的。例如,在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许多家庭被迫分离,孩子失去了父母,父母则失去了孩子。这些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家庭和亲情都是我们心灵最深处的慰藉。

此外,我们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们在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时,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以及社会和文化背景如何影响我们的应对方式。这些深入的探讨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情感,还能指导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挑战。

“最是伤心看稚女”的出处是哪里

“最是伤心看稚女”出自清代吴伟业的《追悼》。

“最是伤心看稚女”全诗

《追悼》

清代 吴伟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作者简介(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